圣战组织怎样吸引德国年轻人?

deguo2017 2015-11-21 0"

德媒  作者:Andrea Grunau 

为什么会有一些德国青少年前往参与"圣战"?伊斯兰问题学者加多尔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的专访。她曾经教过的学生中,已经有人动身前往叙利亚。


德国之声:您写的《准备杀人》一书中,探讨了为什么德国年轻人会去参加"圣战"。而您作为伊斯兰问题学者、中学里的宗教课教师,您的一些学生也动身前往叙利亚。在书中,您写道"他们本来都是挺不错的人"。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加多尔(Lamya Kaddor):他们觉得没有被这个社会完全承认、完全接纳。在寻找自我认同的年龄段出现这种感觉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这就为那些吸纳新人的(极端)组织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青少年与这类有"魅力"的人为伍,就会非常危险。后者会告诉他们,他们会被接纳,并非"社会渣滓"。

伊斯兰里的极端萨拉菲教派提倡极度暴力。而你却说他们"本来都是挺不错的人",这不矛盾吗?

这是一种精神分裂症。如果你走进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确实是挺不错的小伙子。他们在从学校毕业后逐渐极端化。我也已经有很多年没给他们上课了。他们的身份认同迷失在"德国"和"穆斯林"之间,这体现了其分裂性。原先,他们的宗教色彩并不浓厚,也是相当时世俗的。然后,他们慢慢地走向极端,也就是所谓的"虔诚"。他们的世界观中从此只有"敌""友"之分。在这里,互联网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许多青少年就是在互联网上接触极端思潮的。我认为,对于全能化身的迷思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他们突然觉得,自己就是法律,觉得能够扭转在伊拉克或者叙利亚的非正义现象。这是一种扭曲的思想,但意识形态浓厚的青少年就是这样。

所以说,极端暴力不能吓阻他们,反而能吸引他们?

对,尤其是对那些常受歧视困扰的年轻人而言。有些人在8、9岁时就知道,由于出身社会下层家庭,他们的生活将很艰难。有些人的父母没有能力来改变现状,还有些人则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环境里。这种情况下,国家就必须通过教育或者社会手段来帮助这些青少年。而萨拉菲等极端思潮却更善于做社会工作,他们有更好的方法去接触到这些青少年。所以,国家必须加大投入确保所有的少年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不论是穆斯林,还是主流社会群体都必须认识到,穆斯林同样也可以是德国人。我们必须进行预防工作,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不断修改法律。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机会均等。

您前往叙利亚的5名学生中,已经有4人回来了。他们对您说了些什么?

我和他们碰面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很尴尬,很惭愧。他们说:"我们原以为那是正确的,我们那时就是想保卫伊斯兰教。"而回来之后,他们自己都无法理解当时的想法,现在他们都说"那是错误的"。这点让我很宽慰。他们在叙利亚其实没有待多久,也并没有参与实际战斗。

您在书中还写到"圣战的浪漫性"。您这究竟是指什么?

"圣战的浪漫性"相比之下更容易吸引女生。她们会被告知:"你们会成为值得尊敬的妻子。和圣战战士结婚,你们的丈夫将会成为伟大的英雄,他们总有一天会成为殉道者。在神面前,没有比这更赞的了。"不少年轻女子是出于叛逆父母的心里去参加圣战组织的。此前在家的时候,她们绝对不是这样,所以她们的父母都对此非常震惊。

所以说,年轻人加入"圣战",其实并不是文化斗争,而是青年人的抗议?

萨拉菲思潮的理论家不是这样讲,但是许多加入萨拉菲教派组织的人确实是这样。不论是政治上的萨拉菲思潮,还是提倡圣战的极端萨拉菲组织,他们都对青少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面对他们所认为的不公正的德国社会,还有什么能更好地表现他们的挑衅与抗议呢?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这就是一个抗议运动。年轻人通过特定的音乐、服装、胡须发型团结在一起,这一意识形态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面向青少年的。这也是萨拉菲派别特别危险的地方。

如何才能让年轻人对极端思潮以及暴力倾向"免疫"?

当然要通过宗教启蒙。告诉年轻人,萨拉菲教派宣传的内容,并非唯一真正正确的伊斯兰。作为伊斯兰问题学者,我们知道从一开始就对古兰经有着多种解读。我们必须告诉年轻人,萨拉菲教派是怎样运作的,萨拉菲教派接触年轻人究竟有何企图。告诉年轻人,不要陷入非黑既白的思维中,学会批判思维。

 这些极端分子的家人通常会说,他们之前根本没有注意到异常。那青年走向极端,会有那些预兆呢?

和极右翼思潮一样,年轻人在被极端宗教思潮同化的过程中也会和家庭、同学、朋友圈保持距离。然后在被极端化之后,他们就会突然对外宣布:"对我来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信教的和不信教的,我们穆斯林是受害者,其他人都是施害者,我们必须阻止它。"而当一个人确实去参加"圣战"之后,通常就为时已晚。我们必须能够在这之前识别他们。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及性格发生突变,如果一个人突然对宗教看得很重,这种时候,家长或者学校就应该和孩子谈一谈。

您也在书中写道,有些穆斯林也会转变为萨拉菲教徒。您认为这些从穆斯林转变而来的萨拉菲分子,和那些直接招募的萨拉菲分子有哪些不同?

没有什么不同。不管是男是女,穆斯林或者其他信仰,每个青少年都有可能受到萨拉菲教派的威胁。他们不是通过宗教信仰来招人,而是通过识别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状态。对于萨拉菲教派来说,新人原先具备的宗教知识越少越好。

那我们又该怎样把那些青少年再拉回来呢?

最糟糕的情况下,我们是拉不回他们的。一个人一旦被完全地灌输了某种意识形态,就很难再被拉回来。曾经有过案例:孩子马上就要动身前往国外(圣战)了,父母突然得知了消息,因为孩子缺少护照。这时候,焦急的父母甚至会请求安全机关对他们的孩子采取强制措施。

当局一直警告称,从叙利亚或伊拉克回国的圣战者会给德国带来危险。我们该如何和这些人相处?

我们必须陪伴他们。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他们究竟还是不是充满极端思维、暴力倾向的年轻人。那些对(圣战)幻灭的人,尤其是在叙利亚逗留比较短的人,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重新接纳他们。而对那些极端思维比较重的归国者,那我们就需要一些去极端化的措施。我们必须花更多时间去陪伴他们,对他们进行启蒙。

那您对穆斯林团体有何期待呢?

我希望穆斯林团体能够更明确地和萨拉菲教派或者原教旨主义进行切割。我觉得,现在穆斯林团体依然缺乏这种表态:"我们扎根德国、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被误导。我们反对极端思潮,为此我们将加大对青少年工作的投入,将帮助青少年建立一个健康的穆斯林人生观。"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推荐浏览

德国中文网 2025-04-30
随着德国政局的重大变化,主流政党对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的长期排斥态...
德国中文网 2025-04-30
在德国,如今考取驾照正变得越来越昂贵,尤其对年轻人而言,驾照正逐渐成为一种奢...
德国中文网 2025-04-28
近年来,来自南美的可卡因在德国迅速蔓延。这种曾经被视为富人专属的奢侈毒品,如...
德国中文网 2025-04-28
随着乌克兰战争进入第四年,俄罗斯通过德国向欧盟输送天然气的可能性再度引发关注...
德国中文网 2025-04-24
随着基民盟(CDU)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即将在5月6日当选德国总理,欧洲多国...
德国中文网 2025-04-24
在2025年德国联邦议会选举中,社会民主党(SPD)以现任总理奥拉夫·朔尔茨...
法国中文网 2025-04-24
尽管近年来法国与德国在多项议题上针锋相对,但两国关系正呈现回暖迹象。随着德国...
德国中文网 2025-04-20
德国社会目前正面临一个敏感而现实的问题:如何与部分极右翼化的德国选择党(Af...
德国中文网 2025-04-18
德国联邦议院日前决定不邀请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大使出席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
德国中文网 2025-04-18
尽管德国政府正计划重整军备、扩大国防力量,但成千上万的德国民众本周末仍将参加...
德国中文网 2025-04-16
随着德国新一届联合政府即将成立,围绕未来权力格局的讨论愈发激烈。尽管基民盟(...
德国中文网 2025-04-16
德国社民党(SPD)政治家拉尔夫·施特格纳(Ralf Stegner)批评基...

推荐浏览

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CopyRight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