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默克尔时代”德国四大变化

环球网 2021-10-11 0"

德国总理默克尔

德国联邦议会选举落下帷幕,虽然新一任德国领导人没有马上出现,但德国政坛却已经进入更为关键的“联盟组合期”。谁将成为执政党,谁会沦为在野党,这无疑会影响德国未来的走向。而这次选举中显现出来的德国社会政治变化,关系着“后默克尔时代”德国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对自身的重新定位及其在欧洲、乃至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确定。

据德国电视二台报道,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在举行第一轮联盟试探性谈判后,都对会谈表示赞赏。10月11日三党将举行“更深一层”的会谈,“红绿黄联盟”大有呼之欲出之势。与此同时,虽然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在理论上也有组阁的可能,但这次选举失败已让联盟党内部产生了深深的裂痕。例如,基社盟领袖索德尔近期多次批评姊妹党基民盟主席拉舍特,而拉舍特已经表示愿意让位。据德国媒体报道,同样是在10月11日,拉舍特将向基民盟高层建议,举行党代表大会,启动寻找新领导人的程序。而如果人事更换程序不顺利,基民盟将面临严峻考验。《法兰克福汇报》的评论认为,基民盟急需一个“挽救者”,这位党主席必须样样都行:既自由开放又保守,既鲜嫩又有经验。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一个以“求稳”为行为坐标的社会,本次大选之后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德国人来说显然不只是一场震荡。透过纷繁乱象,我们可以发现德国目前面临的本质问题。

首先,全民党强势不再,德国议会政党色彩谱系迎来多元。在联邦德国70多年的历史中,拥有150多年历史的老牌政党社民党及战后建立起来的基民盟/基社盟一直是德国政党政治的中坚力量。在上世纪70年代,两党共获得大选中80%至90%的选票是常态,而在组阁中也常常是两党“大联合”或“一大加一小”的结合,两个大党轮流执政。

但从2002年以来两大全民党的选票一路下滑,均从当年的38%左右下降到本次选举的24%至25%左右。而绿党和自民党则分别从2002年的8.6%和7.4%,上升到今年的14.8%和11.5%。尤其是在本次大选中,两大全民党的选票相加仍不能过半,这就很能说明当前德国社会政治面貌。尽管社民党最后获胜,但该党的民意支持率近几年一直低迷,在大选前3个月还徘徊在15%上下。笔者在新冠疫情暴发前曾向当时的社民党副主席君贝尔发问,“社民党是否有未来?”

大党的衰落固然是社会各阶层(团体)利益、诉求、观点多元的自然反映,但也是忘记“初心”、未能及时有效回应选民诉求,导致选民转向新党的结果。从德国联邦议会红(社民党)、黑(基民盟/基社盟)、黄(自民党)三足鼎立到今天六党共分天下,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全民党的衰落导致德国政党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党不大,命运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绿党和自民党手中。

其次,不确定性上升,民众更看重领导人处事细节和稳健。距大选3个月前的民调显示,在谁是合适的联邦总理人选的问题上,29%的受访者认同拉舍特,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列在三名候选人最后,只有21%的人看好。而3个月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朔尔茨的支持率飙升到45%,只有20%的人看好拉舍特。究其原因是在大选中候选人的处事细节都会被社会放大关注。拉舍特在视察洪涝灾区时的一笑招致全国上下讨伐声,从而导致朔尔茨最后胜出。

笔者几年前曾经陪同朔尔茨访华,也许是律师职业的影响,造就了其本人朴实、中规中矩的特质。但正是稳重、不出错,使得他在疫情危机中领导联邦财政部及时推出各种救助措施,在选民中塑造了“危机有效管理者”的形象。可以说,最后社民党能险胜,朔尔茨个人因素不可忽视。

第三,社会公正更受民众关心。在本次大选中,德国选举研究机构曾就选民认为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气候生态、新冠疫情、养老、移民(难民)问题、社会公正、教育是选民所关心的六大问题。而社会保障和社会公正最为选民所关心,在Infratestdimap的调查中占到将近30%的比重,其次是经济和气候及环境质量。外交及安全政策在本次选举的议题设置中几乎没有什么分量。

在被问到哪个政党最能给人们带来社会公正时,40%的受访者认同社民党,认同联盟党的只有15%;在谁能带领国家面对危机的问题上,32%的受访者认同社民党,认同联盟党的占29%。回顾默克尔和联盟党执政的16年,经济发展一直是其引以为傲的能力。而现在选民对其他核心能力更关心,这就不难理解联盟党为何输掉选举了。

第四,参政女性化、年轻化趋势上升明显。本届联邦议会共有议员735人,其中女性议员255人,占全体议员的34.7%,比2017年增长4%。其中,社民党和绿党女性议员最多,分别占各自议会党团的41.75%和58.47%。从年龄结构上看,本届议员平均年龄47.3岁,相较上一届联邦议会年轻2岁。其中绿党议员最为年轻,平均年龄42岁,而联盟党将近49岁。性别及年龄的变化反映出德国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及在议题设置方面侧重的不同。与年轻人的未来息息相关的气候环境问题、可持续养老问题、数字化问题成为政治热门议题。

不论相关党派组阁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希望德国新政府能在欧洲一体化及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德在各领域、各层级的交往能尽早重启。明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50年的经验表明,只要中德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就能够找到相互的契合点,为增加两国人民的福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王建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德语学院教授)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推荐浏览

德国中文网 2025-04-30
随着德国政局的重大变化,主流政党对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的长期排斥态...
德国中文网 2025-04-30
在德国,如今考取驾照正变得越来越昂贵,尤其对年轻人而言,驾照正逐渐成为一种奢...
德国中文网 2025-04-28
近年来,来自南美的可卡因在德国迅速蔓延。这种曾经被视为富人专属的奢侈毒品,如...
德国中文网 2025-04-28
随着乌克兰战争进入第四年,俄罗斯通过德国向欧盟输送天然气的可能性再度引发关注...
德国中文网 2025-04-24
随着基民盟(CDU)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即将在5月6日当选德国总理,欧洲多国...
德国中文网 2025-04-24
在2025年德国联邦议会选举中,社会民主党(SPD)以现任总理奥拉夫·朔尔茨...
法国中文网 2025-04-24
尽管近年来法国与德国在多项议题上针锋相对,但两国关系正呈现回暖迹象。随着德国...
德国中文网 2025-04-20
德国社会目前正面临一个敏感而现实的问题:如何与部分极右翼化的德国选择党(Af...
德国中文网 2025-04-18
德国联邦议院日前决定不邀请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大使出席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
德国中文网 2025-04-18
尽管德国政府正计划重整军备、扩大国防力量,但成千上万的德国民众本周末仍将参加...
德国中文网 2025-04-16
随着德国新一届联合政府即将成立,围绕未来权力格局的讨论愈发激烈。尽管基民盟(...
德国中文网 2025-04-16
德国社民党(SPD)政治家拉尔夫·施特格纳(Ralf Stegner)批评基...

推荐浏览

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CopyRight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