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之殇后,德国如何思考转型?

华尔街见闻 2022-11-18 0"

2022上海全球金融论坛


近日,德国宏观经济和商业周期研究所主任Sebastian Dullien在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主办的《多重压力下的全球经济和金融》——2022上海全球金融论坛上,对德国的通胀经济增长以及时代转折和长期挑战进行了分析展望。



要点:

我们预计今年冬天起德国将看到三大经济风险:一是需求推动的衰退。二是供给中断。三是央行可能会过度升息。

欧元区弹性比美国更强,因为欧洲之前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现在有更多元的供应,且德国有比较大的世界制造业占比。

由于油转气的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会更多,所以现在二氧化碳排放的费用更贵,这样的话,能源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变得越来越贵,推动德国制造业向去碳化转型。

疫情期间供应链中断严重影响欧洲生产,这对于战略自主来说是不利的,未来能源价格、供应安全、等都会影响德国以及欧洲全球化的措施。


以下是华尔街见闻整理的精华内容:

面对当前挑战下德国和欧美现在与未来的发展

俄乌冲突发生之后,德国总理表示时代改变了,我们正面临新的挑战。中国是德国重要的合作伙伴。对中国而言乌克兰很遥远,但是对德国而言乌克兰却很临近。

德国的通胀以及经济增长

俄乌冲突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能源价格上,比如天然气,无论是批发还是零售价格。批发价格是俄乌战争之前的十倍。高能源价格也产生供需冲击,不仅对家庭用能产生冲击,供应商也出现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不再盈利。

供给瓶颈何时解决不得而知,天然气今年冬天供给可能问题不大,但2023年、2024年还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德国有可能实施配额制使用。另外供应链也有断供脱链的情况,比如汽车零部件,很多德国汽车厂商都是使用乌克兰的缆线零部件,但冲突带来零部件供不上导致汽车停产。短期而言,德国的通胀压力达到了历史新高。

这也同样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为不同家庭受到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我们8月研究显示,低收入家庭的食品对可支付收入占比非常高,通货上涨对他们的影响尤其大。收入相对高的,通胀的影响大概是6%,如果是有两个小孩低收入家庭,通胀冲击大概有8.8%。随着通胀继续上扬他们只能减少消费。

因此我们预计今年冬天起德国将看到三大经济风险:一是需求推动的衰退。二是供给中断。三是央行可能会过度升息。

能源价格对经济冲击对宏观经济影响有多大?2019年德国矿物原料德国进口支付为520亿欧元,占德国GDP的1.5%。2023年预测,进口支付将达到2530亿欧元,占GDP5%不止。因此对德国冲击非常大。好消息是展望未来价格,我们认为2027年大部分冲击将会消失。对此人们将会怎么改变生活行为?5月和8月两次调查显示,13%的人要减少食品消费,而家居、纺织品、外出用餐的费用则有超过一半的受访对象要缩减预算。我们预计今年冬天德国就会出现以需求推动的经济衰退。

当然财税政策已经做出反应,欧洲各政府都通过了稳定经济一揽子计划,包括德国,目前向天然气消费提供补贴,即家庭的天然气使用的80%,和企业天然气使用的70%都会受到政府补贴。

供应方面,北溪二号水下爆炸后,意味着德国没办法通过海底管道获得俄罗斯的天然气,今年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天然气供应要看气候,如果今年冬天特别冷可能有供气不足的问题。很幸运的是,9月份、10月份、11月初特别暖和。

第三个风险是欧洲央行加息,他们已经加了,并表示会继续加。我们认为他们有过度加息的风险,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就像2008年和2011年的时候那样。

我们预测今年德国还有1.6%的增长,2023年会变成负1%的增长,欧元区增长率会比美国好一点,为什么欧元区弹性更强?因为欧洲德国之前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但现在有更多元的供应,比如来自西班牙的供应,而且德国有比较大的世界制造业占比,欧洲也是如此。

重要转折时代和长期挑战

既然德国总理说过了这是一个时代的转折,大家也认同德国需要独立于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问题是德国向无碳化经济转型本来计划用天然气作为转型时期主要能源,而现在天然气的供应没有了,那只能进口更多的石油。由于油转气的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会更多,所以现在二氧化碳排放的费用更贵,这样的话,能源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变得越来越贵。从而推动德国制造业向去碳化转型。

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当经济关系可以被拿来当武器用,也就是经济关系的武器化,欧洲是不是要寻求战略自主?欧洲是不是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外交政策?这当然包括关键的工业产业必须留在欧盟,这也和供应链韧性有关。

疫情期间供应链中断严重影响欧洲生产,这对于战略自主来说是不利的,所以政府也可能在此方面采取策略。高能源价格也会推动某些企业重新布局,比如美国的天然气更便宜从而把基本化学品生产转移到美国。但是,这又牵扯到战略自主权的问题,欧盟会不会觉得安全?如果所有钢铁都是海外生产的,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所有化肥都是在外国生产的,乌克兰、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生产,这会安全吗?价格、供应安全、地缘,长期来说会影响德国以及欧洲全球化的重新考虑。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推荐浏览

德国中文网 2025-04-30
随着德国政局的重大变化,主流政党对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的长期排斥态...
德国中文网 2025-04-30
在德国,如今考取驾照正变得越来越昂贵,尤其对年轻人而言,驾照正逐渐成为一种奢...
德国中文网 2025-04-28
近年来,来自南美的可卡因在德国迅速蔓延。这种曾经被视为富人专属的奢侈毒品,如...
德国中文网 2025-04-28
随着乌克兰战争进入第四年,俄罗斯通过德国向欧盟输送天然气的可能性再度引发关注...
德国中文网 2025-04-24
随着基民盟(CDU)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即将在5月6日当选德国总理,欧洲多国...
德国中文网 2025-04-24
在2025年德国联邦议会选举中,社会民主党(SPD)以现任总理奥拉夫·朔尔茨...
法国中文网 2025-04-24
尽管近年来法国与德国在多项议题上针锋相对,但两国关系正呈现回暖迹象。随着德国...
德国中文网 2025-04-20
德国社会目前正面临一个敏感而现实的问题:如何与部分极右翼化的德国选择党(Af...
德国中文网 2025-04-18
德国联邦议院日前决定不邀请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大使出席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
德国中文网 2025-04-18
尽管德国政府正计划重整军备、扩大国防力量,但成千上万的德国民众本周末仍将参加...
德国中文网 2025-04-16
随着德国新一届联合政府即将成立,围绕未来权力格局的讨论愈发激烈。尽管基民盟(...
德国中文网 2025-04-16
德国社民党(SPD)政治家拉尔夫·施特格纳(Ralf Stegner)批评基...

推荐浏览

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CopyRight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