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专访德国驻华大使傅融

中新网 2023年11月11日 (0)

德国驻华大使傅融


日前,德国驻华大使傅融在上海参加2023德中经济峰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探讨了德中两国在经贸、人文领域的合作交往。


谈经贸: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傅融表示,中国经历了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帮助大量人口摆脱了极端贫困,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而且我也很高兴德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200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德国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据统计,两国2022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276.3亿美元。目前超过5000家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运营,直接支持约110万个就业岗位。

“如果我们回顾过去,我们确实为两国的关系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基础。”傅融说,接下来两国应思考的是如何继往开来。

傅融认为,德中两国的经济发展都依赖于开放的全球环境,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匪浅。因此,“脱钩”不是正确的道路,德中应找到一种未来的良好合作方式,让两国企业真正能够共同努力,克服当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

近期,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发出坚定扩大开放的明确信息,傅融对此表示欢迎。“中国企业应在德国和欧洲得到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在华德国企业来说亦然。”她说,自己很期待下一步中国将要落实的扩大开放的具体措施。

论人文:教育的交流为未来创造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拥有历史学和哲学学位的傅融,对于德中两国的人文交流有自己的理解。

“面对分歧乃至冲突,我们要寻求和平的解决方案,这需要我们从历史和哲学中汲取智慧。”傅融对中新社记者说,在北京生活一年多,她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在雍和宫参观。“(寺庙里)满是怀着美好愿望的民众,在那里祈祷,希望未来身体健康、生活美好。”

傅融格外关注教育领域的交流。她就任德国驻华大使一年多来数次访问中国高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师生进行交流。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前一天,她参观了浙江科技学院。

“假如一个人年轻时曾在异国学习生活,那么这个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经历,对另一种文化、另一种语言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傅融说,教育的交流实际上是在为未来创造基础,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不同国家之间的理解奠定基础。

“找到彼此信心和信任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对面坐在一起。”傅融说,增进包括研究人员、教育人士以及新闻工作者在内的广大民间社会之间的接触,是德国开展对华交往的重要部分,“我希望在政治经济合作基础上,(人文交流)能成为我们塑造两国关系的方式”。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推荐浏览

环球网 2023-12-08
中德关系已经步入第二个50年,中德作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双方秉持互利共赢、相互...
参考消息 2023-12-05
德国《新德意志报》网站12月1日刊发德国记者、导演和作家弗里茨·舒曼及其父亲...
环球网 2023-12-02
任何想要前往中国旅行最多两周的德国人,很快将不再需要签证。德国经济界欢迎中国...
参考消息 2023-11-28
“想要留住一个人,先要留住他的胃。”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把这句话奉为圭臬,只有留...
第一财经 2023-11-26
11月25日,同济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
新华网 2023-11-26
11月24日,在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举办的中德青少年音乐文化交流分享会上...
澎湃新闻 2023-11-24
中国足球的未来在哪?在青训。青训的关键在哪?在勇于走出去。日前,德国足球职业...
光明网 2023-11-21
11月19日下午,一架搭载着价值846.92万元餐具、文具等跨境电商商品的飞...
德国中文网 2023-11-20
18日上午,“相约北纬45°中德携手致未来”中德经贸文化教育(哈尔滨)交流会...
新京报 2023-11-19
2023年德国电影展11月17日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开幕,德...
柏林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 2023-11-17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微信公众号15日消息,为进一步便利中德人员往来,自2023年...
无锡日报 2023-11-16
11月14日,德国默克集团高层来锡考察。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会见德国默克集团执...
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CopyRight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