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新任总理弗里德里希·
梅尔茨在上任后首次出访,前往巴黎与华沙,力求振兴地区联盟,并在国内政治动荡中向外界展示其领导欧洲的能力。
梅尔茨原希望以坚定有力的姿态开启其总理任期的首个完整工作日,表明德国在当前动荡时刻仍能在欧洲发挥引领作用。然而,在国内未能顺利赢得首轮总理投票的他,却被迫带着政治上的尴尬走出起跑线。
周三,梅尔茨启程访问波兰和法国,旨在重振“魏玛三角”这一非正式的地区合作机制。作为新总理,他希望借此推动建立更强有力的欧洲防务战略。然而,前一天他在联邦议院首轮投票中未能获得多数票,只在第二轮以微弱优势勉强当选,这暴露出他在国内政坛基础薄弱,也为他提出的“德国归来”愿景蒙上阴影。
据与梅尔茨所属基民盟(CDU)关系密切的阿登纳基金会北约事务顾问埃夫琳·盖泽(Evelyn Gaiser)表示,梅尔茨此行的核心目标是为6月的北约峰会预先协调出统一的欧洲立场。在此次关键峰会上,欧洲国家希望向美国表明自己在防务承诺上的坚定态度。
盖泽指出,北约峰会将成为“跨大西洋防御体系未来的决定性时刻,也关乎整个欧洲的安全”。因此,“一项协调一致的欧洲立场,以及清晰传达欧洲将加强防务的信号,现在必须开始准备。”
梅尔茨在竞选期间承诺,要恢复德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他此次出访将波兰与法国视为战略关键:前者是即将成为北约最大防务支出国,后者的总统马克龙则长期呼吁建立欧洲战略自主能力。
然而,在俄罗斯威胁与华盛顿对北约承诺存疑的背景下,梅尔茨自身在国内的政治弱势或将削弱他推动欧洲团结与稳定的努力。梅尔茨在周二的总理选举首轮投票中落败,仅在第二轮以些微多数惊险当选,这让许多欧洲首都对德国是否仍能作为稳定支柱心存疑虑。
“这次投票的失败就像一道雷电,击碎了对德国领导力的幻想。”欧洲议会“复兴欧洲”党团主席、马克龙亲密盟友瓦莱丽·海耶(Valérie Hayer)这样形容。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的亲信、欧洲议员尼古拉·普罗卡奇尼也表达了类似担忧:“德国曾被视为稳定的支柱,现在不再如此。”
梅尔茨所在基民盟的议员基泽韦特(Roderich Kiesewetter)则认为,德国必须在军事上作出切实承诺,才能赢得盟友的信任。他表示:“现在最需要的是德国对欧洲威慑体系的可信支持。”他强调,梅尔茨必须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波兰总理图斯克时,提出“具体且可信的军事和人力承诺”。
此次访问的另一核心议题,则是如何协调出应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共同立场,特别是在后者行事反复无常的背景下。
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跨大西洋问题专家多米尼克·托尔克斯多夫(Dominik Tolksdorf)指出,梅尔茨此行必然会同欧盟伙伴讨论各种情景应对方案。他警告称,“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北约峰会演变成一次类似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时的那种冲突局面。欧洲国家无论如何都想避免这一幕。”
因此,梅尔茨肩负起一项极为微妙的任务:在国内政治基础尚不稳固的情况下,向外界展现自己有能力带领欧洲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中继续前行。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