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新任总理弗里德里希·
梅尔茨在上任后的首次外交访问中,前往巴黎会晤
法国总统马克龙,试图重启传统的
法德“欧洲引擎”,在乌克兰战争持续、美国对欧洲盟友承诺减弱的背景下,推动欧洲实现战略自主。然而,尽管法德领导人表达了加强合作的意愿,法国国内政治和财政的不确定性却被视为这一联盟面临的最大变数。
梅尔茨本周二在经过两轮艰难投票后正式当选德国联邦总理,并在随后的首次出访中选择法国,延续了德国总理上任后首访巴黎的外交传统。此次会晤不仅意在修复前总理朔尔茨任内法德关系的冷淡,也意在就欧洲防务、能源政策以及对俄政策形成更紧密的协调机制。
梅尔茨与马克龙在诸多战略议题上高度一致,包括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增强欧洲防务能力、改革欧盟竞争政策以打造“欧洲冠军企业”,以及提升欧洲在全球体系中的独立性。他还支持法国发展核能的政策,表明德国在这一问题上将不再设置阻碍。
不过,相较于德国方面的积极立场,法国却面临严重的政治与财政压力。马克龙仅剩两年总统任期,其所领导的第四届少数政府仍存在随时被弹劾下台的风险。与此同时,法国财政吃紧,使得马克龙提出的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 3%至3.5%的目标难以兑现。目前法国的国防支出仍维持在2%左右,2024年增加的30亿欧元也基本属于原计划预算的一部分。
更令人担忧的是,法国下一任总统人选的不确定性极大。有分析指出,继任者可能是极右翼的激进人物,甚至可能是极左派,这将使法德合作的持续性面临风险。对此,外界普遍质疑,法德引擎能否在未来几年继续稳定运行。
德国国内的变数也未完全消除。梅尔茨在议会中仅以微弱多数当选总理,显示其政治基础尚不牢固。尽管他承诺将加强德国在欧洲的领导力,但能否在国内稳住局势、在欧盟内部凝聚共识,仍是未知数。
与此同时,梅尔茨还计划与波兰总理图斯克会面,强化“魏玛三角”机制。德国的这一步棋也凸显出欧盟内部格局已发生变化,东欧国家在欧洲事务中的话语权正在上升,而传统的“法德二元驱动”模式正面临多极化挑战。
欧洲外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梅尔茨与马克龙的合作有望重启法德合作的活力,但这一愿景最终能否实现,将取决于法国政治的稳定程度以及德国是否能在欧盟内部真正形成凝聚力。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