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任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上任首日即遭遇挫折,引发外界对德国政治稳定性和欧洲未来走向的广泛担忧。
原本应是政治程序上的一次确认投票,却意外演变为对梅尔茨的羞辱。5月6日,尽管梅尔茨成功组建执政联盟,但联邦议会在首轮投票中拒绝确认其为总理。这一前所未有的情形不仅暴露了德国
政坛内部的分裂,也动摇了外界对德国领导力的信心。尽管在第二轮投票中他最终赢得足够支持勉强上任,但政治伤害已不可忽视。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祝贺梅尔茨时表示,希望德国能在欧洲和跨大西洋事务中展现更强的领导力,但他的话语背后也折射出对当前欧洲政治空心化的不安。泽连斯基强调,在面对俄罗斯侵略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背弃盟友”的局势下,欧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一致的领导力量。
然而,梅尔茨的上任并未为欧洲带来期待中的稳定信号。他的前任奥拉夫·朔尔茨领导下的三党联盟早已因政策分歧陷入瘫痪。尽管朔尔茨曾承诺加强国防建设,但在对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和关键支持方面进展迟缓,饱受批评。如今,梅尔茨同样面临着国内深刻的政治裂痕和执政挑战。
德国政坛当前被严重撕裂。在今年2月的联邦选举中,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AfD)获得21%的选票,跃居第二,仅次于梅尔茨领导的基民盟,远超社民党。这一结果反映出德国选民对传统政治力量的普遍不满,也意味着梅尔茨政府在处理移民、经济低迷、制造业困境等关键议题时,将持续面临来自极端政治力量的压力。
这种局势不仅是德国的问题,也折射出整个欧洲中间政治力量的衰退。从英国到法国,中右翼阵营的执政能力正不断受到质疑。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试图通过提前选举击败极右翼“国民联盟”,结果却造成议会陷入僵局,几乎无法达成任何共识。如今的民调显示,极右翼领袖乔丹·巴尔德拉极有可能在2027年赢得法国总统大选。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柏林办公室主任雅娜·普格列林指出,5月6日原本应是德国重新确立其作为欧盟稳定支柱的重要时刻,但这一希望已被彻底击碎,“其影响远超德国国界。”
梅尔茨的领导力也受到广泛质疑。他曾在竞选期间依靠AfD的支持推动移民政策改革,意图巩固基民盟的选民基础,结果反而助长了极右翼势力。选举结束当晚,他更罕见地公开抨击特朗普,并质疑北约的存在价值,激起各方哗然。
一些政界观察人士指出,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早年曾刻意阻止梅尔茨进入政府高层,正是因为她认为其政治判断力和稳定性不足。如果这种判断属实,那么梅尔茨的上任不仅不会缓解欧洲的困局,反而可能加剧不确定性。
在欧洲面临地缘政治冲突、经济调整与民粹主义崛起的多重挑战之际,德国的领导力至关重要。而如今,德国政坛动荡不安,梅尔茨政府能否带领欧洲走出困境,正成为一个越来越令人忧虑的问题。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