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前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竞选联合国大会主席一职的消息在德国国内外引发广泛争议。尽管她是该职位的唯一候选人,并计划以“桥梁建设者”的身份领导联合国最具代表性的机构,但批评声音此起彼伏,指责其此举可能损害德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
贝尔博克于本周四在纽约向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代表发表了就职陈述,明确表示若成功当选,将致力于服务所有国家,不论大小,以“诚实的协调者、团结的力量”推动联合国议程。她强调,当前国际社会面临多重挑战,联合国需进行改革,资源必须更集中、更高效地分配。她提出的工作重点包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气候危机以及推动性别平等。
然而,这场本应象征着德国在全球事务中积极作为的外交行动,却在政界和外交圈激起激烈争议。许多观察人士认为,贝尔博克是在最后关头为自己谋得这一国际高位,而非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尤其引人不满的是,该职位原本被视为资深外交官海尔加·施密德(Helga Schmid)的最合适人选。施密德历任欧盟、德国外交部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ZE)高层,被广泛认为是经验丰富、国际人脉广泛的外交专业人士。
包括前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克里斯托夫·海斯根(Christoph Heusgen)在内的多位外交界重量级人物,对贝尔博克“顶替”施密德一事表示不满。海斯根直言,这是对德国最具资历外交官的“无礼替换”;前外交部长西格马·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也批评称,贝尔博克“还有很多需要向施密德学习的地方”。
批评不仅来自外交圈,也波及贝尔博克所在的绿党党内。今年3月,她在致议会党团的信中称,因私人原因不再寻求党团主席职位,希望“退出聚光灯”,如今却转而竞选联合国大会主席这一国际舞台上最具可见性的职位之一,前后矛盾,引发党内不解。
更令部分同僚不满的是,她并未就此变动与党内充分沟通。据绿党勃兰登堡州主席安德烈娅·吕布克透露,她是在媒体开始报道后才接到电话得知将接替贝尔博克的议员席位。
批评还来自联合国体系内部。两位曾担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的德国外交官汉斯-克里斯托夫·冯·斯波内克和迈克尔·冯·德·舒伦堡在《柏林报》联合撰文,批评贝尔博克在担任外长期间表现出“道德优越”的态度,使德国不再是建设性对话的推动者,而成为分裂与对立的制造者。他们指出,在俄乌战争和中东冲突等关键外交议题上,贝尔博克始终采取单边立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倡导的中立与对话精神。
文章还引用著名经济学家、联合国顾问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的话称,贝尔博克“更像是一位战争部长,而非外交官”,她未能以外交官身份倾听各方声音,而是试图推动单一立场。在萨克斯看来,贝尔博克的一些表态,例如“让俄罗斯在经济上多年无法恢复”以及“无论德国选民怎么想,我都必须支持乌克兰”,损害了德国的可信度。
在国际秩序动荡、联合国信誉面临考验的当下,由贝尔博克出任联合国大会主席是否合适,仍然存在巨大争议。批评者警告,若任命继续推进,德国在多边舞台上可能面临新的信任危机,国际形象也将因此承压。